
《蓦山溪·洗妆真态》曹组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蓦山溪·洗妆真态》是宋代曹组的作品,这首咏梅词描摹了梅花的姿态、品格,抒发了词人为梅消瘦的深情,寄托了作者高风亮节的自我人格。
作品原文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 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
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作品注释 ① 词语解读: 1. 洗妆真态:洗净脂粉,露出天然姿态。 2. 不作铅花御:用脂粉化妆,用于描绘。 3. 竹外一枝斜:指梅花从翠竹中伸出,犹如一位幽孤立人。 4. 天寒日暮:杜甫诗中的名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② 含义解读: 1. 洗妆真态:指梅的天然姿态,不借助外力修饰。 2. 竹外一枝斜:象征梅花独立挺拔的形象。 3. 天寒日暮:描绘雪天秋夜,梅花独自伫立的画面。
③ 词牌解读: 《蓦山溪·洗妆真态》是曹组的词牌名,出自《上阳春》,属于古风吟诗。此词以拟人手法描绘梅花高洁挺拔的形象,表达了作者高风亮节、不屈自立的精神。
④ 作者简介: 曹组是宋代词人,字元宠, resideto 山ially (今河南禹县)人。他因早年在外游历,未能继续文雅创作,后于宣和三年(1121)中举中第甲,赐同进士出身。虽有《箕颍集》传世,但未见其作。后据《箕颍词》等书,已见曹组的《上阳春》《上阳秋》《上阳冬》等三十七首词,存于北魏王氏本草典中。
作品译文 洗却胭脂铅粉,自有天然态度。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 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
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注解: 1. 洗妆真态:清洗的脂粉作为梅花原本的姿态。 2. 竹外一枝斜:指梅花从翠竹中伸长而直立,如同一位幽孤立人。 3. 天寒日暮:杜甫名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形容雪夜秋时,梅花独自伫立的画面。 4. 月边疏影:指月下,枝影稀疏,如美人在迷宫般凄清。 5. 梅子欲黄时:指花谢后,香气四溢,又需细雨滋润。 6. 孤芳一世:指素手独写梅花,自成一派,清高挺拔。 7. 消瘦损:指梅花因雪雨连绵而更加孤高飘逸。 8. 东阳也,试问花知否?:形容因孤傲之气,花从无年长且不知其身。
词牌解读: 竹外一枝斜:指梅花从翠竹中伸展而直立。本词“竹外一枝斜”出自《上阳春》,为古风吟诗名句,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格律解读: 平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指本词格律较为古典简练,韵脚多由平声或仄声组成。
作者简介: 曹组是一位古风词人,以“上阳春”为词牌名,创作了大量古风吟诗作品。他对梅花、花影等自然景物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他的作品不仅在宋朝风靡,更影响了一代文人墨客。
改写后文本: 洗却胭脂铅粉,自有天然态度。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 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 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瑞思范文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tech/2025-10-05/648.html
- 上一篇: 《奶奶与父亲》阅读答案_《奶奶与父亲》阅读答案
- 下一篇: 《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