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庐山瀑布》与《绝句》的教学设计反思
张立军老师在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中,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实践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以下是教学设计的几个亮点:
1. 改革古诗教学课堂结构
- 打破传统模式:
以往的古诗教学往往将教材内容以教师牵引为主的方式展开,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等方式来传授诗歌的知识和技巧。张老师改变了这一传统做法,采取了“自读自讲”的自主学习方式。在学生自由背诵两首古诗后,安排自学提纲的时间,并引导学生讨论“读懂了什么”,师生互动,共同梳理诗歌的内涵。 - 优势:
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写写画画,动动手,使他们的学习更加主动、深入。同时,通过提问环节,张老师巧妙地把学生的疑惑和问题带入课堂,促进了教学互动。 - 难点:
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对古诗的解析可能不够透彻,理解不够深刻,因此在质疑环节引导学生思考时显得有些抽象。 
2. 以学定教,促进自主学习
- 充分自学时间:
张老师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读。首先,通过自由背诵《望庐山瀑布》和《绝句》,让学生能够明确诗歌的意思;接着,在自学提纲的引导下,学生尝试理解“疑’是“像”的意思,并提出不同意见。 - 优势:
自学时间充分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主动思考,提高学习效率。 - 难点:
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对古诗的理解可能较为浅显,所以教师需要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进一步引导他们理解和表达。 
3. 以读为本,发挥主导作用
- 选择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朗读感受、绘画想象和自由读写等多种方式来学习古诗。例如,在学生尚未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时,先让他们用简单的动作(如指腹作句)进行朗读,再逐步提高到感情的朗读;在掌握了一部分汉字后,再尝试进行绘画想象。 - 优势:
这种以读为本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古诗的内涵,并且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 难点:
部分学生可能对绘画想象还不够感兴趣,所以在课堂中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指导。 
4. 创设情景,以读为本
- 创设氛围:
张老师通过配乐范读、投影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和视频,并结合录像片,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环境。这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使他们感到身临其境,激发了学习兴趣。 - 优势:
这种情景设置不仅增强了教学效果,还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诗人的思想情感。 - 难点:
部分学生可能不太熟悉这些多媒体资源,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5. 主动参与,加强课内外结合
- 课外作业布置:
教师不仅布置了课堂上的作业,还鼓励下节课让学生回家找一两首古诗,下节课作为老师介绍给同学们。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 优势:
这种课内外结合的方式,打破了课内外界限,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 - 难点: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确保他们在课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 
总体评价
张立军老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他通过打破传统模式、灵活的自学方式、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等方式,有效地推动了课堂效率和知识传承,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对古诗的学习。同时,他注重了课内外结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一堂成功的示范课,值得借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瑞思范文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tech/2025-10-04/632.html
- 上一篇: 六一儿童节童年的诗歌
 - 下一篇: 立春作文_立春优秀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