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思范文网以其丰富的资源和优质的文章模板吸引着众多用户,无论您是学生、职场人士还是教育工作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范文资料。网站的免费资源覆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范文内容,满足了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正文

《螃蟹》幼儿园大班教案_螃蟹为主题的幼儿园课程

教案:《螃蟹》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螃蟹爬的样子,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方法表现螃蟹的形象。 2、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螃蟹放在一个美好的地方。 3、体验着用不同形式表现螃蟹的快乐。


活动准备:

  • 颜色丰富的水彩颜料或油画粉
  • 水彩画纸(生宣纸、水彩画纸)
  • 计数笔和油画棒
  • 色素笔
  • 画具:彩笔、线描、刮画等绘画技巧
  • 漂流板或毛刷
  • 橡果皮(用作装饰)

活动过程:

一、观看螃蟹(第一节课)

  1. 教师提问:“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呀?”
  2. 提问:它是什么颜色?形状?
  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这是小明老师带来的朋友——一只“螃蟹”。
  4. 观看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螃蟹的特征,如脚、大钳子等。
  5. 鼓励幼儿大胆猜测螃蟹可能的颜色和形状。

二、角色对话(第一节课)

  1.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螃蟹也有“再生本领”哦!”
  2. 学生讨论:螃蟹丢了一只大钳子,心里很难过很担心呢?会发生什么问题?
  3. 教师引导:螃蟹对壁虎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后,壁虎回答了它的担忧。
  4. 学生模仿、表演螃蟹和壁虎的对话,教师纠正错误。

三、找找有再生本领的小动物(第二节课)

  1. 故事扩展: 老师继续讲述:“螃蟹在危险面前变得坚强,它用的是自己的“再生本领”,过不了几天它就又有了大钳子了。”
  2. 角色对话的深化: 学生讨论:螃蟹如何才能重新得到大钳子呢?蚯蚓会回答什么?
  3. 活动结束后,老师请小朋友自由选择绘画方式表现螃蟹。
  4. 使用彩笔数数螃蟹有几只脚和几只大钳子。
  5. 用线描画出螃蟹的特征(如腿、脚、大钳子)。
  6. 延流或刮画出螃蟹的颜色和纹样。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1. 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螃蟹作品,老师鼓励“勇敢”的小朋友分享自己的“色彩”。
  2. 请老师用不同的颜色为作品进行描绘(如蓝蓝绿、红红黄黄等)。
  3. 总结:所有的 reproduction都是成功,让我们一起期待下节课!

活动反思:

  1. 通过故事和角色对话,幼儿们能够理解“再生本领”这个概念,并激发了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2. 活动中加入了色彩和图案平衡的思考,提升了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部分幼儿选择了不同的绘画技巧(如刮画或水彩画),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在作品中保持冷暖对比。
  4. 作为大班活动,部分幼儿对“不同颜色”、“不同时期的纹样”还不够敏感,可以增加绘画主题的颜色和图案多样性。

下一步改进建议:

  1. 丰富再生本领内容: 在第二节课中加入更多关于乌贼、海参等动物的再生本领案例,帮助幼儿全面了解各种再生本领。
  2. 调整绘画技巧推荐: 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出不同的绘画建议(如刮画或水彩画),逐步引导他们的绘画技巧。
  3. 增加色彩对比练习: 在活动结束后,提供更丰富的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的空间。

通过这些改进,后续的活动将更加注重幼儿的发展需求,并为他们未来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案内容:《螃蟹》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螃蟹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活场景。
  2. 培养幼儿模仿动作、合作与表达的能力。
  3. 提升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及参与度。

活动准备

  • 人手一只球
  • 箩筐四只
  • 螃蟹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20分钟)

  1. 教师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哪些动画片?”
  2. 学生们回答:“《大白》、《小灵通》”等。
  3.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动物王国》,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吧!

二、展开(20分钟)

  1. 教师示范画作
  2. 教师用白河方言向学生介绍螃蟹的主要特征:“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嘴里常把泡沫吐。”
  3. 师:这是什么动物呢?(引出螃蟹)。
  4. 引导观察与模仿
  5. 师:螃蟹跟我们的小动物有什么不同吗?
  6. 学生们举手回答:“螃蟹的脚很大、用的是大钳子。”

三、探索练习(30分钟)

  1. 示范运瓜(球)
  2. 教师提出问题:“一只螃蟹能运多少个球?”
  3. 师:请小朋友们用球试一试。”
  4. 示范合作运瓜
  5. 学生们尝试分组,每人拿一只球,四人协作运瓜。
  6. 教师示范与交流
  7. 教师展示正确做法:“螃蟹要慢慢一步步来,不能让球掉下来。”

四、游戏(10分钟)

  1. 合作运瓜比赛
  2.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尝试用正确的姿势画出螃蟹的主要特征并示范运瓜动作。
  3. 展示成果
  4. 个别小朋友们举手表演,其他同学在旁边帮忙调整,或者观察是否正确。“螃蟹要慢慢一步步来,不能让球掉下来。”

五、结束(5分钟)

  1. 放松运动
  2. 师:我们一起伸出手势表示螃蟹的样子:“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嘴里常把泡沫吐。”
  3. 作品展示与回顾
  4. 学生们举手将运来的球“搬回家”,感受螃蟹生活的美好。

活动反思

  1. 音乐的有趣性:通过谜语和示范画作,孩子们对螃蟹有了初步了解,提高了参与度。
  2. 身体模仿与合作:鼓励小朋友们用手势、动作和语言来表现螃蟹的形象,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感和表达能力。
  3. 团队合作:游戏环节中的合作操作使学生学会了分工与协作。

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习了螃蟹的特征,还通过动手实践和合作,提升了身体协调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是文章改写的完整版本:


教案14《螃蟹》幼儿园大班

活动要求:

  1. 学习用手指印画螃蟹的背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 再用色笔添画各种动态的螃蟹。
  3. 结合画面学习讲述情节简单的故事。
  4. 走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 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 红、蓝水粉颜料若干份,笔、幼儿用纸、抹布。
  2. 音频剪辑、磁带。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水底动物动作

(1)幼儿听音乐做动作。(2)教师示范做动作,幼儿观看猜是什么动物。

2、教师出示范画并讲解示范。

(1)结合画面讲述故事内容。(2)示范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壳。(3)然后用水彩笔添画腿和大钳(鼓励幼儿变换腿和大钳的方向,画出不同动态的螃蟹)。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绘画。

(1)请幼儿自由发挥,教师巡回指导。(2)启发幼儿添画相关事物;
(3)提醒幼儿注意画面、衣物的清洁,养成良好作画习惯。

4、幼儿相互欣赏作品并自编故事。

(1)请画好的幼儿将画贴在板面上,相互欣赏;
(2)请个别幼儿说说小螃蟹(作品中)在做什么?教师点评;
(3)教师粘贴“快乐的小螃蟹”字样,构成一幅完整的展览板,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以蟹螯为切入点,以蟹螯的功能为主线贯穿整个活动。活动中让幼儿与同伴尽情的观察与交流,让他们与材料进行充分的互动,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人。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充分的尊重孩子,抓住他们的兴趣点,适时的点拨引导,这样才能激起孩子持续的探究欲望,发现有价值的探究点。


教案15《螃蟹》幼儿园大班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肌肉,提高手脚着地支撑身体的能力。
2、培养灵活的应变能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螃蟹歌》光盘、小石子、沙包、积木等数个做蛋宝宝。

活动过程:

1、引发游戏兴趣,为活动做好铺垫。

(1)教师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热身运动。(2)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手拿大剪刀,身穿铁甲袍,谁敢来惹我,吃我俩剪刀!”
(3)谜语的正确答案是螃蟹。

2、讲解游戏规则并播放音乐。

(1)教师说明游戏方法及规则:
(2)任选一名幼儿作螃蟹妈妈,用双手双脚支撑身体趴在地上,保护自己的蛋宝宝。(3)选数名幼儿站在旁边,想办法去抢蛋宝宝,螃蟹妈妈为了保护蛋宝宝,用脚或手轻轻地触摸对方。只要螃蟹妈妈触摸到对方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就为胜。(4)输的幼儿与螃蟹妈妈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3、放松活动,让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

(1)幼儿听着《螃蟹歌》音乐自主做放松运动。


以上是改写后的完整内容,保持了原意,并且按照用户的要求对文本进行了优化和调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瑞思范文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tech/2025-09-11/464.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