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湖教学设计模板
珍珠泉教学设计模板
【教材分析】
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珍珠泉的自然魅力。他以静制动,随后由动转静,展现了珍珠泉从静态到动态的变化过程,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与实践,通过引导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同时,这也为学生树立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他们的情商。
【教学目标】
1.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的方法,准确、生动地描绘珍珠泉的美丽;
2.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感受文字带来的美的享受;
3. 提升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加深理解。
【教学难点】
深入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准确、生动描绘文本的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珍珠泉是我们与大家共同享受的美丽之河。在这节课中,我们将以珍珠泉为媒介,走进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二、范读课文:
1. 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观察文中有哪些描写景物的事物,并仔细阅读,尝试描述自己与文字之间的对话。
三、自由阅读和理解:
(1) 自学部分:将文章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4自然段)、第三段(第5~6自然段);
(2) 辅助资源:可查阅《珍珠泉》的相关资料,了解其独特的景观特征;
四、进一步理解:
1. 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作者以怎样的顺序叙述了内容?其中有哪些优美的句子能让人感受到珍珠泉的美丽。
(1) 热爱阅读的同学,可以将文中的几句话画出来,并多读几遍,引导同学边读边思考;;
(2) 这段文字主要讲珍珠泉的颜色、水珠、流动等自然特征,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这江的美丽与独特性。
(3) 例如,这段文字中用了“清澈”、“深绿”、“幽蓝”等词语,这些词汇能让人感受到珍珠泉的纯净与柔和。“扑哧一笑”,这个动作形象地描绘了泉水向外发展的形象;
(4) 讨论:珍珠泉为什么会叫“珍珠泉”?这是因为它的水珠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形成珍珠般的颜色。
2. 读第三段:思考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 这段文字以总结的方式回顾了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内容,并对珍珠泉的整体景观进行了概括;
(2) 同时,作者也提到了珍珠泉向游客泼洒的“珍珠”,这一细节让文本更加生动具体。
五、总结与扩展:
这段文字展现了珍珠泉的美丽风光和独特的景观特征。作者通过细腻的文字描写,成功地将自然界的美景展现给了我们眼帘。这不仅是对珍珠泉景观的介绍,更是向我们传递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珍惜每一处美丽之水。
六、布置作业:
请选取你所喜爱的一次景物(如花)、按一定顺序把它写下来,一定要把自己的情融于美景之中;
(1) 你喜欢的自然景物有哪些?哪些是最让我难忘或最让人向往的?
(2) 你选取的景物有什么特别之处,它让你感到好奇与向往;
(3) 等待你的收获和体会!
【教后感】
《珍珠泉》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作者通过细腻的文字描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与自然的力量。整堂课中,同学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欣赏这江的美景,并从中汲取了积极的生活智慧。希望我们都能将这种体验和收获,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让自然之河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瑞思范文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tech/2025-08-30/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