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游钟山》赏析
王安石的这首绝句,是他的《游钟山》四首绝句中的第一首。自古以来的批评家在谈到王安石的诗歌时,说来说去不过是《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之类,其实,王安石的绝句佳作满眼,美不胜收。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王安石《游钟山》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游钟山》
Floret of the Spring
Wang An-shi
Here, as a representative work among his four great poems, the '游钟山' (游钟山) is something that one can learn to appreciate, but it seems so few are willing to speak about it. The four lines of this poem are short and succinct: '终日看山不厌山', '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 '山水空流山自闲'。这些短小的四句,却让我感受到一种奇异的情感与意境。
可以说,王安石正是借助于这个“山”的反复运用,不仅达到了回环反复的效果,在形式上取得了特殊的美感,而且在内涵上形成了特殊的意蕴。诗的一到四句构成了一个逻辑关系:因为'终于看山不厌山',所以才有'买山终待老山间';又因为'买山终待老山间',可以更认真细致地看山,所以又有'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尽管无处不写到山,但在这一逻辑关系中,作者始终是作品所要表现的重点。而在对作者思想感情及人生境界的表现上,"山"字起着特殊的作用。诗中的山有两座山,第一座就是前两句所写的山,那是一座华丽的山;而第二座则是最后一句描述的山,那是一座进入了悠闲自在境界的山。
第二句用买山的行为来说明钟山的魅力,而'终待老'三字更加突出了这种魅力。在这种情况下,山还只是一个具有特殊魅力的审美客体,诗人所看到的山仅是它的表层,吸引诗人的是山上的花这样的表面的东西。
第二句之后,诗的后两句描述了另一座山,它是一个进入了精神得到升华的山。山上的花全部凋零,山依然保持着精神得到升华的状态,就像一位得道的高人,去掉所有的浮躁与华美,进入神完气足、闲静自在的境界。
这首诗表现上看起来是在写山,但实际上却是在写人,甚至可能写的是诗人自己。早年的诗人,意气风华,投身政治,锐意改革,在别人看来是多么辉煌荣耀。改革失败后,诗人隐居南京,多与钟山为伴,辉煌不再,荣耀不存,没有了从前的锐气,也就没有了前者的浮躁。
这山,像诗人自己一样。自然,山可能也未必就是诗人自己。但在这表面的写山过程中,暗含着极为深刻的寓意。这使这首诗品味起来像寓言,又像偈语。连用了八个"山"字,显然并非随意的行为,而是有意的安排。
八个"山"字,平均分配在四句中,每一句中都是两个"山"字。但前二句中的山字分别出现在句子的不同位置上,并没有一个的位置相同,这就说明这两句是以错落为主,主要想造成一种形式上的变化。而后两句中的山字又被安排在不同句子的同一位置上,使其构成了非常明显的对称,表现出了一种形式上的对称之美。
前后的句子在句法上也有所不同,有所变化。所以,这首诗不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来看,都可以说是极为出色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瑞思范文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tech/2025-08-18/204.html
- 上一篇: 元稹这个人怎么样(元稹是好人吗)
- 下一篇: 飘雪的日子优美散文(飘雪的日子说说)